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7:54:18    次浏览
1906年,LeMans小镇进行了世界上第一场汽车大奖赛:法国汽车俱乐部大奖赛。一般来说,该场比赛,被认为是汽车运动开始走向发展的重要标志。1923年法国赛车界元老级人物杜杭与赛车记者法胡,以及赛车制造商科基三人创办首届勒芒24小时耐力赛,到2016年已经举办了84届。以勒芒之名 不过勒芒24小时并非勒芒的全部。在初期的名头打响之后,后面有一系列耐力赛事采用了勒芒的名字。进入21世纪,勒芒衍生了多个锦标赛,分别是勒芒耐力系列赛(Le Mans Endurance Series)及美国勒芒系列赛(American Le Mans Series)。在2006年,日本也推出了一个全新的日本勒芒挑战赛(All Japan Le Mans Challenge)。到了2011年勒芒洲际大奖赛(中国站),西方赛车俱乐部联同国际汽车联盟宣布将在2012年推出全新的世界耐力锦标赛(FIA World Endurance Championship),取代'勒芒洲际杯'(Intercontinental Le Mans Challenge)赛事。除了西布灵12小时大赛之外,赛事将独立于美国勒芒系列赛和勒芒耐力系列赛举行。这就是现在我们熟悉的WEC锦标赛。耐力魅力,无法抗拒的诱惑 勒芒的扩张,可以说是世界赛车历史上的一个谱系的无线延伸。名头响亮的勒芒之名,被冠在世界各地众多的类似的耐力比赛之上。一颗勒芒的种子,结出了WEC这样影响力巨大、分站赛众多的系列赛,由此可见勒芒的魅力。LeMans Series在更名WEC之后,的确在几乎不削弱法国勒芒24小时这站的情况下,明显提升了其他分站的名气。享誉全球且拥有悠久历史的勒芒24小时耐力赛被列为其全年的重要分站之一。各个分站赛的优秀选手和车队,最终经过勒芒24小时耐力赛邀请委员会的审核,才有资格参与最正宗的耐力赛鼻祖24小时勒芒耐力赛。从这里可以看出这个比赛的重要位置。WEC对整个跑车赛有一种聚合作用,跑车组的分级也逐渐明确。这对于整个赛事的推动作用是巨大的。分级和规范更为明确、勒芒的名头更加响亮,最终勒芒在2012年开始在耐力赛领域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“一统天下”,当然国家级下的“初级”耐力赛并不在这个行列当中。冲刺赛的发展刺激勒芒扩张 可以说,勒芒最近十余年的扩展,和其他赛事的充分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。虽然如F1这样的比赛体制、比赛形式和目的跟勒芒耐力赛都有很大的区别,但凭借悠久的历史和充满美感的比赛画面,勒芒可以很轻松的征服其他任何赛事发展起来的车迷。不论是看F1还是追捧WRC,喜欢赛车的人总能在勒芒的现场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。简单而言,“过瘾”“极限”,这两个特点是勒芒系列赛发展起来的根本原因。勒芒24小时更多的可以看做是车手的梦幻体验、车迷的欢乐聚会。看惯了F1之类的比赛,来看勒芒会有一种很放松的心态;而参加过其他比赛,跳出冲刺赛的氛围、体验极限长时间挑战,又吸引了大量忠实的车手作为粉丝。在这样的条件下,勒芒发展起来的6小时、1000公里这样的比赛越办越多,也在情理之中。汽车工业的技术发布会 勒芒作为耐力赛事区别于F1大奖赛的比赛取向和相应规则促进了赛车在耐久性、燃油经济性等方面的持续技术提升,从而间接促进了汽车工业在技术方面的推进和提升。和重心更偏于商业运作的F1赛事不同,很多新技术都是在勒芒的耐力赛场经过验证、获得成功后继而出现了在量产车之上,耐力赛事已成为各个厂家展示最新技术和考验车辆性能的舞台,某种程度可以说,勒芒赛场就像一场生动的新技术发布会。在汽车工业不断发展、宣传需求持续旺盛的今天,有这样的历史传承和现实背景,勒芒怎么可能不兴盛呢?